新闻资讯

美国艺术八十载梳理

来源:爱游戏平台    发布时间:2024-03-17 05:53:16

  上世纪的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虽然19世纪60年代的南北战争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这一个国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但也为其国土扩张、科学技术创新、艺术蒸蒸日上创造了机遇。美国艺术在20世纪前半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到二战结束时,它已经准备好站在艺术世界的中心。

  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也刺激了新技术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长带来了财富积累,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许多美国艺术家前往伦敦、巴黎等欧洲艺术之都学习,在多种文化潮流的影响下开创出全新的风格。同时,现代化都市中新的交通、交流和娱乐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与绘画主题。上海博物馆的“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展囊括了创作于1865年到1945年间的80件绘画、版画,代表了美国在这段关键时期的艺术发展,旨在为观众介绍二战结束前美国艺术的来龙去脉。

  这次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和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前者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藏有诸如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等著名美国现代艺术经典。泰拉基金会以其丰富、卓越的美国艺术藏品闻名遐迩。

  爱德华·霍普曾说《夜游者》的灵感来自于“纽约格林威治大道一家街角上的餐厅”,但精心安排的构图和缺乏叙事性的特点赋予这幅画一种超越特定地点的、永恒的、普遍的品质。画中描绘了一个通宵的餐馆,里面坐着三位各怀心事的顾客。一个男人形影相吊,背对着观众。他右边的柜台上有一只空杯,暗示这个座位是刚刚空出的。在柜台的另一边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没相互对视,但他们的手几乎触碰到了对方。画中的第四个人物是餐厅的侍者,他的嘴微张,似乎正在发问。霍普笔下的人物总是避免眼神交流,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很暧昧。他们永远相隔而坐,表现出一种纯粹美国式的孤独、孑然与深沉。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是美国镀金时代最激进的艺术家之一。他于1855年移居欧洲,定居伦敦和巴黎,再未回到美国。这幅作品描绘了南安普顿的航运通道,不过相比这个主题本身,画家更注重的是表现微妙的色彩和谐。水中模糊的形状应该是船只和驳船,但画家并没有描绘它们的细节。天空和水之间也就没有分界,仅以一抹颜色略深的蓝色阴影取代明确的线条来暗示地平线的所在。为了平衡主导着画面的蓝色基调,惠斯勒使用黄色颜料来表现月亮、远处的灯光,以及它们在水中的倒影。虽有这些明亮音符的点缀,画面的主旋律仍然是一片深沉、静谧。为了达到这样的气氛,惠斯勒用笔刷过画布表面,虚化已经画好的物体形状,使它们看起来仿佛被夜晚的大气笼罩一般。

  《夏日》标志着玛丽·卡萨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1893年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前,卡萨特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制作版画,以及完成为博览会妇女馆创作的一幅壁画。四年后,她再次转向架上绘画。1894年,她在巴黎西北50英里的法国乡村购买了一所房子,并开始在户外写生。以《夏日》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都以女性和年轻女孩为主题,结合了鲜明的色彩、丰富的肌理,以及没有地平线的构图,这些都是她所热爱的日本木刻版画带来的影响。而她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画面肌理与自由的笔触则表明她与印象派画家的交集。

  芝加哥艺术学院,通过美国艺术之友收藏优先获得;玛格丽塔·S·里特曼遗产预留,1995.239

  芝加哥艺术学院,通过美国艺术之友收藏优先获得;玛格丽塔·S·里特曼遗产预留,1995.239

  阿奇博尔德·莫特利是一位在芝加哥工作的美国黑人艺术家先驱,他的职业生涯致力于描绘1920-1940年代芝加哥黑人社区的活动。《自画像》描绘了这位处于重要过渡时期的年轻画家,可被看作是对他在1920年左右的个人期望的明确陈述。莫特利直率地凝视着观众,他阴沉的表情暗示了他不畏艰辛从事艺术事业的决心。他的穿着也在强调这个形象:虽然他身着一件棕色的画师罩衫,但他更着重强调罩衫下的深色西装外套,以明确自己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工人的身份。他的西装搭配着清爽的白衬衫,深色领带搭配钻石马蹄形别针,优雅但不招摇。他手中的调色板上布满了缤纷的色彩,与他沉静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向他的艺术才能和成为艺术家的愿望。

  现场戏剧的活动和剧中角色是20世纪初美国艺术家们乐于描绘的题材,也是艾弗雷特·希恩特别热衷的主题。画家在《舞台》中以私密、生动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亲身体验。它较小的尺幅,快速、粗略的笔触,以及最低限度的细节描绘,表明这幅画是在现场绘就的。希恩意在传递坐在漆黑的剧院中,全神贯注地投入戏剧的感受——在舞台地脚灯的投射下,两个女演员似乎正应和着大提琴手和站在座席上方的指挥,前景的黑暗中则是熙熙攘攘的观众。

  马斯登·哈特利的《画作第50号》是一幅与北美印第安人有关的抽象作品。 1914年至1915年间,寓居柏林的哈特利创作了一系列类似的油画作品,这是其中一幅。弓与箭上方,一个印第安帐篷的形状同反复出现的条纹、折线、方形和同心圆的图案组合在一起,搭配以鲜艳的颜色,营造出一幅跳跃的、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画面。哈特利把这个系列叫做“亚美利加”(Amerika),在这些画作中,他将美国本土印第安文化的视觉符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柏林随时可见的、军事文化中旗帜和制服的图像联系在一起。画中一些神秘的符号,以及数字7、8、9,代表了哈特利那些在战争中被杀害的德国朋友们,这让这幅画成为了作者对战争经验的一种个人化的表达。

  查尔斯·德姆斯是20世纪早期最早接受现代主义的画家之一。在以水彩画家的身份工作多年后,德姆斯从1919年开始频繁地使用油画颜料作画。随着创作媒介的变化,德姆斯的作品也变得更激进;他强调画面的二维特质,严格地在画面空间中划分块面,这些特征在《生意》中很明显。这幅画描绘的可能是德姆斯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兰卡斯特的美国建筑轴承公司。通过对建筑的正面描绘,艺术家创作出了一种几乎完全平面化的直线构图,只有附近建筑物投下的阴影,给人些许视觉上的深度。通过选择一种模仿画布表面的浅色背景,德姆斯实现了将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的现代主义艺术宗旨。

  阿瑟·德夫在长岛海峡的水域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甚至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艺术家海伦·托尔在船屋上一呆就是几年。因此,德夫对海上的生活可谓相当了解,这点在《出航的船》中就可见一斑。他在锡板上勾勒出起伏的线条,又施上一层薄薄的颜料,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他用一些形状“象征”了一艘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他用交替的蓝色和米色代表天空、薄雾和大海,为动荡的船只带来了一种平衡感。德夫反对使用“抽象绘画”一词,他更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一种“萃取”——从自然中提取最本质的线条和平面,呈现他所认为的景物最纯粹的一面。德夫被认为是第一个追求非具象艺术的美国艺术家。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藏品,乔治亚·欧姬芙捐赠,1947.712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藏品,乔治亚·欧姬芙捐赠,1947.712

  1930年,欧姬芙回到西南部的第二个夏天,当地经历了一场干旱,许多动物被饿死。欧姬芙被那些散落在风景中的遗骨所吸引,开始收集它们并运回纽约。第二年,她开始创作《牛头骨与白玫瑰》。在这幅作品中,欧姬芙选择了一个在西方艺术中有着悠久历史的主题。自文艺复兴以来,头骨一直是绘画中流行的图案:在虚空派(vanitas)艺术家的作品中,它提醒着人们生命的短暂。欧姬芙将这个传统的主题做改造,用极近的特写刻画它的正面,又把头骨置于画布的中央,赋予它如同圣物般的视觉效果。被细致刻画的头骨占据着模糊的背景,而画家又在头骨旁边画上一系列扁平重叠的物体,更凸显了头骨的轮廓和用棉布制作的假花带来的立体感。另外,看似美好的人造玫瑰其实是当地人装饰坟墓所用,这更为这件作品增添了一丝死亡的气息。

  20世纪30年代,罗·比尔登大多在创作一些与社会现实主义和美国景象艺术有关的作品,而《礼拜之后》标志着他开始关注美国黑人题材,并探索抽象艺术的构成方式。画中描绘了教会成员聚集在一座刷成白色的木质教堂前,体现了美国南部对比尔登作品的重要性、他对美国南部乡村社区中宗教力量的认识,以及他对描绘黑人社区生活的热衷。《礼拜之后》同艺术家在40年代创作的其他作品一样,直指美国南部生活根深蒂固的社会节奏,亦是艺术家以美国黑人生活阅历为基础的艺术实践。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重大收购纪念基金;佛洛雷纳·梅·舍恩博恩资产;通过卡特·H·哈里森夫妇、玛格丽塔·S·里特曼、布鲁斯·博兰夫妇,玛丽·L和利·B·布洛克优先收购,1998.522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重大收购纪念基金;佛洛雷纳·梅·舍恩博恩资产;通过卡特·H·哈里森夫妇、玛格丽塔·S·里特曼、布鲁斯·博兰夫妇,玛丽·L和利·B·布洛克优先收购,1998.522

  《无题》是波洛克在他职业生涯早期的转型期创作的一幅非常非常重要的作品。它描绘的是躺在桌子或祭坛上的一团混乱的动物和人类肉体。被肢解的身体部位中流出的血液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画布的中心,而一把匕首则刺向画作左边人类和动物的头部。《无题》显示了艺术家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多种不同道路上进行的艺术探索,也见证了他不断寻找个人视觉语言的过程。在波洛克跟随本顿学习时,他的老师正好开始与墨西哥壁画艺术家何塞·克莱门特? 奥罗斯科联合创作一组壁画。《无题》的形式、水平构图和比例显然借鉴了壁画,而奥罗斯科的作品可能会影响了这幅画夸张的明暗对比和扭曲的效果,以及它英雄史诗般的宏伟与活力。

  在《青春期》中,米尔顿·艾弗里画下了他十几岁的女儿马尔希坐在拉着帘子的窗前看书的样子。马尔希是他最喜欢的创作对象,他在1947年曾举办过一个全是有关马尔希的作品展览,描绘了她从事不同活动、身处不同环境的样子,这幅画当时也在其中。《青春期》具有艾弗里成熟期的典型风格,他将风景和室内的场景简化为一系列边界模糊的柔和、平面化的色块组合。马尔希沉浸在书中,既生涩又优雅,而艾弗里对场景的抽象描绘、对色彩关系的关注,以及虚与实的张力,都凸显了青春期特有的那种不确定状态。